文章來源:展示課堂微信公眾號
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
前述: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主要展示歐洲猶太人避難上海的歷史。與以往不同,整個展廳以“沉浸式”的氛圍,帶著參觀者以“聽故事”的方式,去了解這段歷史往事。
展覽內容由“逃亡上海”、“避難生活”、“患難真情”、“戰后離別”、“特殊情誼”、“共享未來”共六個部分組成。
進入展廳,臺階窄且狹長,環境燈光由明轉暗,頂面垂掛電子屏,展示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事件,空間整體營造出莊重肅穆的環境氛圍。
兩側采用仿銅不銹鋼裝飾,并暗藏燈帶。
序廳空間:以方形作為造型元素,不同大小組合變化,兩側沿用仿銅不銹鋼作為裝飾面。
正面是一個玻璃櫥窗,場景布展結合投影動態展示“水晶之夜”的場景畫面。
水晶之夜: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,納粹德國利用國家機器展開了有組織、有計劃、分階段的迫害猶太人行動。
01逃亡上海
二戰期間,猶太人遭到迫害屠殺。當世界各地幾乎都將猶太難民拒之門外時,大批猶太難民遠涉重洋,唯有中國上海向他們敞開了大門。
展墻以深色木飾面作為背景面,給參觀者仿佛置身于郵輪內艙的視覺感,墻面描繪猶太人逃亡路線圖。
第一展區空間層高較低,頂面采用鏡面材質形成反射效果,增加了空間的進深感。
皮箱墻:展墻布置運用逃亡中使用的皮箱結合顯示屏與燈箱營造場景,乘坐輪船,逃離德國,輾轉前往上海,困難重重,但也是當時唯一的希望。
透明屏:“逃亡上海”展區,有一艘名為“維多利亞”的郵輪模型,參觀者觸摸透明屏幕,便可看到不同等級內艙的景象。
定制玻璃展柜結合觸摸屏:戰爭讓當時的上海滿目瘡痍,但他們依舊發出聲援猶太民族的強音。
參觀者可觸摸感應點位,投影畫面相應展示從1845年開始,上海被迫設立租界,以及淞滬抗戰給上海人民帶來的慘痛創傷。
外白渡橋:場景復原了猶太難民到達上海后,由外灘下船乘坐卡車通過外白渡橋前往虹口的難民救濟所的情景。從墻面延伸出的卡車頭、人物雕塑、鋼結構橋體和背景影像虛實結合,在橋架上通過投影呈現當時猶太難民抵達上海的場景畫面。
救濟組織:國際上對猶太人救濟機構的基本情況介紹。
難民營:因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,當時的虹口已經幾乎成為“無人區”,他們被安置在由紅色磚墻學校改造的救濟所。
“講故事”裝置:復原猶太難民生活場景,參觀者通過觸發護欄上的按鈕,墻面會投影出不同故事畫面,聽猶太難民親口述說當年經歷。
02避難生活
愛情故事:玻璃展柜內有一件特別的婚紗,它講述了在上海發生的一段沖破隔閡、終成眷屬的佳話。
虛擬翻書系統:參觀者通過虛擬翻書系統,查詢羅伯特和楊珍珠幸福美滿的愛情以及其他猶太人故事。
布展材料:鋁合金邊框雪弗板高清uv展板離墻固定,雙面玻璃夾報刊有效保護了珍貴文件。
03同舟共濟
1943年,日本駐滬占領軍當局頒布布告,并建立無國籍猶太難民限定居住區,不同階層的難民與中國人民在患難中相互幫助,同舟共濟,因此結下深厚的情誼。
3*7拼接屏/多點觸控互動查詢系統:觀眾可點擊屏幕,查詢上海限定居住區里面建筑的基本情況。
等待主人的手袋:這是金老先生開米店,猶太難民來借錢,拿一個漂亮的手袋作為抵押,表示一旦有錢了就贖回去,但之后再也沒有見過他們的故事。展墻采用建筑立面形式,內嵌老照片燈箱畫面,圖文結合文物展示。
溫馨的年夜飯:當格爾達深情回憶起一家人受邀到中國朋友家歡度春節,共享年夜飯的愉悅情景時,不禁感嘆,中國人民在危難時刻接納了他們;世界和平來之不易,要倍加珍惜。
觀眾點擊護欄上的按鈕,墻面即可展示不同的春節內容畫面。
04戰后別離
二戰中有600萬猶太人在歐洲慘遭殺害,而逃亡到上海的2萬名猶太人中,大多都奇跡般地生存下來了。玻璃展柜內陳列出集中營制服與難民使用的箱子。內嵌顯示屏展示猶太人在四個集中營被殺害的畫面。
波蘭南部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是歐洲最大的集中營,超過100萬猶太人死于二號營的四個毒氣室。沙盤模型+投影+顯示屏:定制白膜沙盤與頂面投影相結合,墻面顯示屏里再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殘暴的一面。
布展設計:墻面背景采用寫真畫面,鋁合金邊框雪弗板高清uv展板離墻固定,增加層次感的同時便于更新與維護。
仲夏夜的歡慶:場景營造+人物雕塑+投影畫面,用影像訴說故事。1945年夏季,希特勒死亡,德國投降消息傳來,弄堂里歡聲笑語,他們慶祝歐洲和亞洲戰場取得勝利,在華德路商店的門板上觀看幸存者名單,尋找他們親屬的名字。
05特殊情誼
戰爭無情人間有愛。在這期間,有很多陪伴中國人民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朋友。場景再現結合觸摸屏,可查詢更多關于新四軍中的神醫羅生特、國際主義戰士希伯、猶太醫生傅萊等朋友的故事。
06共享未來
定制展臺+建筑模型結合觸摸屏,直觀的展現昔日家園的變化。摩西會堂全面修繕,舟山路風貌保護道路建設,昔日猶太難民的家園現在正發展成為世界級會客廳。
尾廳的LED大屏上播放著猶太難民在上海的難忘記憶和特殊情誼,以及今日不斷續寫的動人故事,讓我們攜手穿越時空,共同創建人類美好的家園!
總結:展廳以場景再現的形式,結合多媒體交互多重體驗,帶領參觀者以“聽故事”的方式,去了解這段歷史往事,生動詮釋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”的理念。